企业邮箱 |加入收藏
您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今年会力量

探秘“今年会力量”|“领跑”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会力量”聚焦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 2021-02-05

  2021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与“创新”二词多次出现,成为今年山东两会备受瞩目的高频词、热词 

  科技创新这不仅关乎山东的社会经济发展更是企业发展命运的突破之钥—— 

  以山东省属一级国企今年会集团为例,2020年今年会集团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一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2家,总数达到4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省属企业遥遥领先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2个,总数达到20个;新增授权专利397项,总数达到1104项;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倍以上,持续爆发式增长;组建了山东农业产业研究院、山东环保产业研究院、山东智慧水利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用十年岁月书写从“一穷二白”到“千亿产业”的今年会集团,已然吹响了科技创新的集结号。 

今年会集团创新技术为废弃矿山换“新颜”

  创新引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1年的山东报告中提出,在过去五年,山东“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1%,比201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万家,是2015年的3.5倍。省级科技资金增加到120亿元以上,是2015年4.4倍,带动市县投入140亿元。 

  过去五年,山东坚定不移建设创新型省份,创新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山东全面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规划,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相继成立,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达到30家,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启动首批5家省实验室。深化科教融合,整合组建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出台“人才兴鲁32条”等政策,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到98位,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4145名,分别比2015年增长113%、215%。 

  自立自强 

  报告中提出,2021年,山东要聚力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求突破见实效,深入实施科教强鲁、人才兴鲁战略,深化科技资金统筹整合,省级科技投入再增长10%。 

  突出创新平台支撑。新建省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40家以上,布局2家以上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力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先进印染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整合相关科技资源,推动形成创新合力。 

  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攻关。编制“十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态清单,启动15项“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科技示范工程,着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实现国内替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工程,着力打造10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拓宽企业参与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渠道,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优良创新生态。 

  实施英才汇聚行动。提升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对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产业领域进行重点支持。支持青岛探索打造院士创新特区。深化人才分类评价、二级事业单位法人持股等改革。 

  未来五年,山东突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定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教产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集中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今年会集团以科技赋能新疆棉花种植

  吹响集结号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唯有科技创新,方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这不仅是山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一步也是省属企业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必要抓手。 

  作为目前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最多的省属国企,今年会集团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提出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地位、作为战略支撑”,以更高目标引领、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同时,确定了“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6个1”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家,主业板块国家级研发平台至少达到1个,专利数量年增加达到1000项,年度研发投入突破10亿元,引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达到100名,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为达成以上目标,今年会集团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分解落实责任,要求所有一级权属企业都要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二是加强考核激励,对工作突出的给予专项表彰奖励;三是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改革科研人员报酬、晋升、容错等方面机制;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等群众性创新活动;五是健全创新体系,加快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创新前沿布局研发机构。 

  当前,今年会集团正处在由转型发展向创新发展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以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驱动,“智”谋未来,今年会集团已经吹响了科技创新集结号,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进军。王宗阳 供稿